公司地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近日,工信部发布两个通知,明确下阶段重点发展的环保装备与技术,对有前瞻性意义,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其中,《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各个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培育十家百亿规模的龙头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74项,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占25项,涉及锅炉烟气冷凝回收技术、焦炉窑炉等工业炉窑烟气治理技术、多类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打造万亿产业集群
工信部人士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环保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意见》提出了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工作目标:
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
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每个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的产业。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信部介绍,近年来,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推动创新 面向国际
《意见》确定了未来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
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
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
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
一位环保装备从业者说道,环保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工艺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环保装备产品的技术性能复杂,更新换代迅速,中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市场需求是驱动环保装备发展的另一个轮子。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李博洋表示,需求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一方面,中国的工业转型为环保装备的应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的环保装备产业“走出去”的苗头越发明显。
目前我国环保装备产业中八九成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产业总体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企业分布较分散,未形成集聚发展的协同效应。环保领域的世界巨头威立雅、苏伊士都是千亿级的规模,为超过一百个国家提供。寻找中国的“威立雅、苏伊士”是环保行业多年来的热门话题。
政策原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7]2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工业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时,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强,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有效供给,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融合发展,落实和完善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先进环保装备有效供给,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每个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围绕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热点难点问题和不断提升的环保标准需求,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依托,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企业沿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精准研发,攻克一批污染治理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以及材料药剂。加强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化机制,鼓励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装备与治理项目精准对接,加快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
(二)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探索推进非标产品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制造,推广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精益化管理。加大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供应链在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开展生产过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对标达标,创建绿色示范工厂,提高行业绿色制造的整体水平。
(三)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优化环保装备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细分领域,逐步开发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系列化产品,针对环境治理成本和运行效率,重点发展一批智能型、节能型先进高效环保装备,根据用户治理需求和运行环境,打造一批定制化产品。加强环保装备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推动社会化质量检测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四)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调试维护、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深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聚集区。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提升制造型企业服务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军民两用装备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广。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向环保装备制造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
(五)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鼓励环保装备企业加强合作,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式,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海外环保工程建设和运营,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业由以单机出口为主向提供成套设备和服务为主的国际设备总承包和工程总包转变。鼓励环保装备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联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中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企业信息、技术和项目交流合作,推动环保技术装备专利、标准等国际互认,实现国际化对接。
三、重点领域
(一)装备。重点研发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三氧化硫(SO3)、重金属、二噁英处理等趋势性、前瞻性技术装备。研发用脉冲高压电源等关键零部件,推广烟气、移动源尾气、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净化处置技术及装备。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以及钢铁、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
(二)防治装备。重点攻关厌氧氨氧化技术装备和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装等氧化技术装备,研发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处理技术与组件,开展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技术装备等基础研究。重点推广低成本高标准、低能耗高效率污水处理装备,燃煤电厂、煤化工等行业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深度脱氮除磷与安全高效消毒技术装备。推进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工业及畜禽养殖、处理等领域高浓度难降解污水治理应用示范。
(三)土壤污染修复装备。重点研发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气相抽提(SVE)、重金属电动分离等技术装备。重点推广热脱附、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技术装备。研究石油、化工、冶炼、矿山等污染场地对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影响,开展农田土壤污染、工业用地污染、矿区土壤污染等治理和修复示范。
(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重点研发湿法分选、污染底泥治理修复、垃圾高效厌氧消化、垃圾焚烧烟气高效脱酸、焚烧烟气二噁英与重金属高效吸附、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等技术设备。重点推广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成套技术装备、有机固废绝氧热解技术装备、先进高效垃圾焚烧技术装备、焚烧炉渣及飞灰安全处置技术装备,燃煤电厂脱硫副产品、脱硝催化剂、废旧滤袋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低能耗脱水、深度干化技术装备、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沼气制天然气、失活催化剂再生技术设备等。针对、焚烧处理领域技术装备工艺稳定性、防治二次污染,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五)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重点研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型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综合利用装备。在尾矿、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领域研发推广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技术装备。在废旧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金属、废轮胎等再生资源领域研发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型成套利用的环保装备。加快研发废塑料、废橡胶的改性改质技术,以及废旧纺织品、废脱硝催化剂、废动力电池、废太阳能板的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领域推广应用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技术装备。
(六)环境污染应急处理装备。重点研发危险化学品事故、航运中危化品(氰化物)防泄漏及应急治理的应急技术装备。重点推广移动式三废应急处理技术装备、水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等。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蓝藻水华应急处置等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
(七)专用仪器仪表。重点研发污染源水质聚类分析、水质毒性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生物监测及多目标物同步监测,以及应急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重点推广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氨、重金属、三氧化硫(SO3)等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监测,车载、机载和星载等区域化、网格化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以及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诊断等技术装备。
(八)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重点研发新型高效水处理材料与药剂、超净过滤、高效气固分离材料,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固化脱除、微生物修复、、环保用纳米材料及药剂。重点推广高效低阻长寿命除尘滤料、脱硫用耐腐蚀衬板、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及药剂、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用催化剂、垃圾除臭剂、原位钝化、固定、生物阻隔材料及药剂等。
(九)噪声与振动控制装备。重点推广轨道交通隔振技术装备、高速铁路声屏障技术装备、阵列式消声器、低频噪声源头诊治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按照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制定分领域的规范条件,发布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定期修订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引领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发展。构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规范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绿色制造、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现有资金渠道,发挥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基金,投资环保装备制造业。
(三)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利用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咨询机构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技术交流、标准制定、运行监测、行业自律等工作,做好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走出去”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为行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创新人才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增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部组织修订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现印发你们,请积极做好相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引导工作。
附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8日
(联系电话:010-68205231)
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类如下:
(一)节能节材
1.水性、无溶剂及热塑性弹性体树脂合成革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合成革清洁生产用水性树脂、无溶剂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树脂(包括功能性、生态性合成革等制造用水性贴面聚氨酯树脂、发泡树脂、改性树脂、超纤含浸树脂、粘结树脂);与水性树脂配伍的关键助剂(如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交联剂等);生态人造革、合成革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如水性干法工艺、水性湿法工艺、水性表处工艺、无溶剂制备合成革工艺等)。
2.H-酸连续法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三氧化硫磺化新技术;连续硝化新技术;催化加氢还原新技术等。
3.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微反应管道连续法工艺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新型二硫化碳和硫磺缩合反应催化剂;高压微通道器和反应工艺;高效纯化和分离M的萃取剂和萃取工艺等。
4.针织物平幅染整加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针织物低温连续前处理关键技术;针织物平幅形变控制、均匀施液关键技术;针织物平幅印染加工核心装备;针织物平幅染色工艺技术等。
5.燃气锅炉烟气深度冷凝余热回收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燃气锅炉尾部节能装置;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尾部受热面防腐技术;功率在1000kW以下的家用/商用锅炉产品的关键技术,及其技术应用的结构和安装。
6.粉体物料高效低能耗换热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粉体与气体、液体和粉体的高效换热关键技术;粉体低能耗流动技术;耐高温耐磨损全焊接板片制造技术。
7.基于醇基燃料的燃烧系统节能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醇基燃料添加剂技术;醇基燃料精准输送智能控制技术;醇基燃料雾化燃烧器技术;自动调节富氧发生装置辅助醇基燃料充分燃烧技术。
8.无酸金属材料表面清洗技术与成套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混合介质涡轮均匀喷射技术;防锈剂配比技术;水、钢砂、防锈剂过滤分离技术及装备;清洗流程工艺、参数、质量数据集成控制系统及技术。
9.离散制造能效提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能效提升基础数据库;离散制造能效定额计算规范;系统能效检测与分析技术;系统能效管控技术。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
1.废旧电池回收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镍、钴、锰等高价值化学材料的定向循环技术,铁、锂等偏离元素的无害化技术,自动化拆解技术等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废旧铅酸电池铅膏湿法直接回收电池级氧化铅新工艺技术,回收氧化铅的清洁提纯过程和不同晶型控制技术,废铅酸电池废铅板栅的低电耗精炼和合金技术,锑、锡和钡等重金属杂质元素的高值化利用技术等废旧铅蓄电池循环回收利用技术。
2.冶金与煤电工业固废全产业链协同利用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典型地区铁尾矿和废石资源中有价组分回收与优质建材原料协同优化清洁生产技术;以实时循环回收金属铁微粉为核心的钢渣高效粉磨技术;120级矿渣微粉低成本制备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尾矿废石骨料高性能低碳混凝土整体胶凝材料生产技术;固废比例在90%-100%的高性能混凝土大规模制备和应用技术。
3.烧结墙材生产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与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烧结墙体材料生产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与装备;优化组合处置技术;污泥处置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尾气处理;与其他原料的均化;污泥厌氧发酵技术;污泥热解气化技术。
4.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建筑垃圾高效破碎技术;轻质物高效分离技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高性能优化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生产技术;再生骨料高效利用技术;再生混凝土高效利用技术。
5.冶金熔渣及尾矿协同制备高性能微晶玻璃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一次结晶连续生产技术;尾矿微晶玻璃制品大规模生产成套装备技术;离心铸造法生产微晶玻璃管材成型自动控制技术;高硅尾矿用于冶金渣高温熔态调制技术。
(三)大气治理
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净化空气滤材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具有吸附性能的海泡石、凹凸棒石,以及电气石、稀土矿物、纳米二氧化硅等材料的选择、提纯及加工工艺;适宜粘结剂的选择比对;涂覆浆料的配方和配制工艺;涂覆浆料与PET纤维层的复合工艺;新型无机非金属净化空气滤材成型工艺。
2.全密闭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清洁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全密闭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及其制造技术;全密闭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控制技术;全密闭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多物理场模拟计算与优化技术;全密闭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清洁生产技术。
3.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氮氧化物燃烧过程控制技术;高硫低氮烟气中低温氮氧化物脱除技术;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与装备。
4.建材窑炉低温SCR脱硝治理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低成本制造技术;低温脱硝催化剂抗中毒技术;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及寿命评价技术;建材窑炉烟气工况模拟及脱硝工艺优化技术。
5.有色金属工业窑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大流量低浓度烟气低成本湿法脱硫技术及装备;高尘高湿度含焦油烟气高效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及装备;高湿度烟气除尘技术及装备;湿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6.汽车尾气净化器后处理装备与材料的智能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于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催化剂材料特性的自动化成套涂覆生产设备;具备全自动上/下料、定位、涂覆、称量控制、烘干和烧结、成品(次品)分拣功能的生产技术。
(四)资源综合利用
1.典型非金属尾矿资源材料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石墨、高岭土等典型非金属尾矿的矿物高效分离提取技术;矿物干湿法超细分级技术;多种矿物改性复合技术;高效节能脱水干燥技术;低温煅烧活化技术;尾矿材料化制备技术。
2.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用后耐火材料的分选关键技术;用后耐火材料的均化关键技术;复合耐火材料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3.冶金尘泥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冶金尘泥预处理关键技术;冶金尘泥混匀、制球关键技术;冶金尘泥团块加入技术;尘泥循环再利用技术。
4.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低成本回收及再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连续的热裂解工艺及设备技术、可控的氛围气浓度和热解温度匹配技术等连续热裂解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工艺及设备;复合型节能技术、树脂热解产物的高热值重整技术、配套的循环热利用工艺与设备技术等低成本低能耗技术;尾气能源再利用技术、清洁排放处理技术等尾气综合处理技术。
5.节水型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粒化渣显热高效回收及热品质调控技术;液态炉渣粒化与显热回收工艺及装备技术;粒化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液态熔渣显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