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政策频出 市场遇冷 第三方治污为啥推而不广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1-21  浏览次数 :3631  来源:中国能源报

孕育十余年 ,却仅出6个典型项目;新政年年出,却长期推而不广——第三方治污正陷尴尬。

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发改委近日公布首批6个典型治理案例,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与之相关的新政发布,第三方治污市场也因此被业内寄予厚望。

一边是政策力推,一边却遭遇困局。统计显示,我国工业污染目前约占污染总量的70%,其中引入第三方治理的仅约5%。推而不广的原因究竟何在?

“火电行业从2008年开始尝试第三方治理,较其他行业起步早、发展快。以脱硫、脱硝为例,第三方运营在全国已投运火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分别约20%、10%,对比当前污染排放规模,该比例仍然过低。”日前在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第三方治污的行业现状。

据E20环境研究院统计 ,我国工业污染目前约占污染总量的70%,其中仅有5%左右引入第三方进行治理。治污者热情高涨,排污者不愿接招——双方责任不明、行业规范不足 、部门监管不严等影响下,第三方治污陷入尴尬。

市场反应冷热不均

第三方治污 ,即“排污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模式。有预测称 ,“十三五”期间,其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以入选典型案例的苏州工业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为例 ,因缺乏资金及专业技术,园区污泥原本只能堆积处置,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引入第三方治理,让园区环保压力得到缓解。“虽是污泥项目,我们这儿却整洁得像苏州园林 。除无害化处理,污泥‘干化’后还可变废为宝用作焚烧发电 ,2011年投产以来,已为当地热电厂节约近10万吨标准煤。”项目治理方苏伊士新创建污泥业务总监岳宝介绍。

同样深感受益的,还有中海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处长朱生凤,“同等达标的基础上 ,第三方治理让我们的环保成本降低20%-30%。”在他看来 ,面对愈发严格的环保要求,就像企业跑向“目的地” ,引入第三方治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失为一条优质“跑道” 。

不过朱生凤也坦言 ,推行第三方治污并非易事 ,“很多人起初并不赞同,也无动力,甚至有人觉得何必把事情干得这么复杂?”

存有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一位环保企业负责人无奈说道:“我们去过多家工业企业,不少觉得根本没必要引入第三方治理 ,自己从头到尾就能包揽。有人说,‘我们连煤炭、钢铁都能生产,处理污水还不是小菜一碟’!”

落地难 、推广慢、市场反应冷热不均——多位专家表示,尽管被给予厚望,第三方治污在我国却仍处发展初期。

“光治不管”难成气候

既然“多赢”模式,缘何推进缓慢?

政策层面上看,第三方治污并不缺少支持。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再到环保部2017年出台《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国家层面的“支持声”近5年未有间断。至少有17省市已分别出台地方措施 。

政策利好下 ,市场为何仍遇冷?排污企业担心治不好,影响自身形象;治污企业参差不齐 ,影响治理成效——记者了解到 ,如何协调治、排污双方的微妙关系,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党委书记李远在编制《实施意见》时发现 ,因第三方责任不明晰 ,实际操作中缺乏责任界定,治理效果一旦不佳,双方极易出现推诿扯皮等情况。

同时,因第三方治污现行门槛较低,暂无过多资质要求 ,服务企业规模有大小、技术有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治理效果 ,还可能引起恶性竞争。“不乏有些第三方企业,自身缺少监管或操作不规范,为达到所谓‘目标’弄虚作假,与排污企业同流合污 ,暗箱操作违法牟利。”李远指出,因缺乏自律及相关评价机制,加上信息公开不对称 ,也导致排污者在选择治理方时 ,难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 。

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中则认为,第三方治理还暂未真正走上市场化道路。“除工业企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治理对象是政府的环保设施、工业园区等 。但有些政府部门在治理中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并未真正交予专业公司去做  。”

市场化道路破困局

在李中看来 ,第三方治污所遭遇的困局,很大程度上或可交给“市场”去解决 。

“第三方治理就是我付钱、你治理,依据效果付费。把项目放到开放的市场中,再将招标条件提至最严 ,自然有专业公司主动上门 。排污方也可找到最经济的投入产出方式,不一定最便宜,但却最可靠,避免低价中标等恶性竞争。市场化运行中,还可建立强有力的合约机制 ,明确各方责任、效果考核、惩罚机制等。”李中举例称。

张根华认为,第三方治理不仅在于“治理”,更涉及一整套管理流程  ,治污企业首先需提升自身能力。“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边际效应。单做一两个项目,很难在运营成本上占得先机,高成本也让排污方难以接受。规模化的同时 ,还要注重专业化 。毕竟只有够专业、经验足 ,别人才会来找你 。”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 ,政策也在缩紧。李远介绍,根据最新出台的《实施意见》 ,不仅“谁污染 、谁治理”,而且谁污染谁就要承担责任,责无旁贷 。除履行相应义务,治污企业要与排污方泾渭分明 ,否则将承担弄虚作假等连带责任 。同时,政府作为监督部门或委托方时,有权或有责任向排污单位追责 。

针对诚信问题,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巡视员兼副司长尤艳馨强调,环保部下一步将强化行业监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加大重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 ,探索出台第三方治理企业监管配套政策。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