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40年改革领跑路】探路生态补偿,呵护碧水东流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6-21  浏览次数 :1714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 夏胜为

“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长三角。”日前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 ,生态环保联控化是重要议题  。会议指出 ,要在建设生态屏障 、改善区域水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协同性,建立健全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打造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和区域风貌。

联防联治污染,皖浙携手探路已多年。2012年起 ,在财政部、原环保部指导下,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 “亿元对赌水质”的制度设计,一时间从新安江畔传向全国,成为新闻热点,并被社会持续关注。

6年多来,试点已开展两轮。今年4月 ,由原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绩效评估报告(2012-2017)》通过专家评审 。该报告显示,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上游水质为优 ,连年达到补偿标准 ,并带动下游水质与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新安江上下游坚持实行最严格保护制度,倒逼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实现了环境 、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2012年至2017年,新安江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千岛湖湖体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为Ⅰ类

5月30日 ,黄山市屯溪区,细雨霏霏 ,雾气笼罩下的新安江风光,如同水墨画卷 。然而,连绵下雨 ,上游漂来的腐烂水草增多。当日下午 ,屯溪区城管局水上中队队长王骏和同事们冒雨从江心洲码头上船,往湖边水利枢纽一路巡查打捞水草及其他垃圾。王骏说,近年来中队装备大为改善,现有打捞船18艘 ,巡航距离增至13.4公里,覆盖面更广 。

重点河面打捞是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后开展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护一江碧水东流。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的六股尖,干流总长359公里 ,三分之二在黄山市境内 ,平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近七成。新安江上游水质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千岛湖水质的好坏,关乎长三角生态安全 。

时光回溯到2011年11月 。财政部 、原环保部等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 、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 ,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 ,否则相反。

省际之间从未有过的“亿元对赌水质”模式由此开启 ,关于“谁会赔付”备受关注。水质是最好的答案。试点绩效评估报告显示,根据皖浙两省联合监测数据,2012年至2017年,新安江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千岛湖湖体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为Ⅰ类 ,营养状态指数由中营养变为贫营养,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评估专家组认为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 ,上下游坚持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倒逼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实现了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多赢。

试点呈现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 、从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 、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三个转变”

——黄山市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 ,投入资金120.6亿元,实施污染治理、项目225个;全面推行河长制 ,设立新安江基金

试点启动伊始,我省就把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建设生态强省的“一号工程” ,并在市 、县政府分类考核中,把黄山市单独作为四类地区,加大生态环保 、现代服务业等考核权重。“这一决策,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坚定了我们保护生态的信心和决心。”黄山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两轮试点以来,中央财政及皖浙两省共计拨付补偿资金39.5亿元。黄山市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投入资金120.6亿元 ,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整治 、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225个,并设立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 ,促进产业转型和生态经济发展 。

该市不断探索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新机制,在第一轮试点中做到垃圾保洁 、河面打捞、网箱退养等“六个全覆盖” ,干流两岸风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城乡“四个强力推进”;第二轮试点中,全面推行河长制 ,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定期举办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等。源头控污,该市近6年来累计关停污染企业170余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 ,优化升级项目超过500个;近3年来共否定外来投资项目180个,投资总规模达160亿元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专家组组长郭怀诚认为 ,第二轮试点呈现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从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 、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三个转变”。

通过经济手段惩罚水质恶化的地区 、奖励水质改善的地区,促进水环境进一步改善

——借鉴新安江试点经验,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今年起全省实施

积累新安江试点经验后 ,我省首个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落地大别山。从当年起 ,省级设立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2亿元。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我省从今年起再迈大步伐 ,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省推广。《安徽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今年1月1日起实施,借鉴新安江试点经验 ,采取“水质对赌”模式。办法明确 ,在全省建立以市级横向补偿为主、省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将跨市界断面、出省境断面和国家考核断面列入补偿范围,实行“双向补偿”。

一季度全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结果日前出炉 。全省共产生污染赔付金6800万元,生态补偿金4900万元 。其中,污染赔付金支出较多的市是安庆、滁州、合肥 、六安,分别支出1350万元 、500万元、450万元、450万元 。生态补偿金收入较多的市是阜阳、淮北 、亳州 ,分别收入550万元、450万元、450万元 。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实施,通过经济手段惩罚水质恶化的地区、奖励水质改善的地区,以此督促各市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促进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按照6月2日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要求 ,我省将和沪苏浙一起坚持上下游联动、水岸联治,有效治理水污染,加强水源地协同保护,确保流域水体水质持续改善,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喝到好水、放心水 。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