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 0771-5532337

邮箱 :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国务院印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态扶贫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8-21  浏览次数 :174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要加强生态扶贫,创新生态扶贫机制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到2020年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 、草管员岗位40万个 。加大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天然林、集体公益林托管 ,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建设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队),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储备林营造。推进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 。

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力度,将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 ,在确保省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前提下 ,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 、陡坡梯田 、严重石漠化耕地 、严重污染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范围,对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生态核心区内的居民实施生态搬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造林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

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更多受益。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8年6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 ,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过去5年 ,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 ,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过去5年,我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构筑了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从脱贫攻坚任务看 ,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 ,在剩余3年时间内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 、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下简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 、贫困程度深 ,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  、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不足 ,脱贫难度更大。从脱贫攻坚工作看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弄虚作假 、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必须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 ,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 ,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进展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

一、全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 ,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 ,突出问题导向 ,优化政策供给 ,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二)任务目标

到2020年 ,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 ,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 ,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三)工作要求

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 。严格按照“两不愁 、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 。要量力而行,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避免陷入“福利陷阱” ,防止产生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 、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 ,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要合理确定脱贫时序,不搞层层加码 ,不赶时间进度  、搞冲刺 ,不搞拖延耽误 ,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 ,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 ,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 ,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造血输血协同 ,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

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 、锻炼队伍相统一 。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强化基层帮扶力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提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培养了解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干部队伍。

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二、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攻坚,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 。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深度贫困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攻坚,实现农网动力电全覆盖 。加强“三区三州”电网建设 ,加快解决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网络全覆盖。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整合资金、统一规划 、统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西藏 、四省藏区、新疆南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二)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

全面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攻坚行动,重点做好包虫病 、艾滋病 、大骨节病 、结核病等疾病综合防治 。加强禁毒脱贫工作,分级分类落实禁毒脱贫举措。采取特殊措施和手段推动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全面落实边民补助 、住房保障等守边固边政策,改善抵边一线乡村交通、饮水等条件,启动实施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加快推进边境村镇宽带网络建设。稳妥推进新疆南疆土地清理再分配改革 ,建立土地经营与贫困户直接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深度贫困地区专项扶贫资金、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中央预算内投资 、车购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增加安排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债券限额。规范扶贫领域融资,依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投入。新增金融资金优先满足深度贫困地区,新增金融服务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对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保障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发展等用地,对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指标不足部分由中央协同所在省份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 ,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机制 。深度贫困地区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依法加快审批。在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选派倾斜支持力度 。

三、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 、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项目优先列入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力度 ,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组织国家级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 ,鼓励中医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基地。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  。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到户帮扶干部承担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贫困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动员大型电商企业和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 ,推进电商扶贫网络频道建设。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 、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在条件适宜地区,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 ,有序推进光伏扶贫。支持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 。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利用扶贫资金发展短期难见效 、未来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产业。规范和推动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 。将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扶贫成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 ,引导各地发展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项目 。

(二)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实施就业扶贫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脱贫覆盖面。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岗位补贴、场租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扶持企业在贫困乡村发展一批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推进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 ,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 ,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 、治安、护路 、管水 、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加强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在外出劳动力就业较多的城市建立服务机构,提高劳务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 。东部地区要组织企业到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 ,吸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西部地区要组织贫困人口到东部地区就业 。实施家政和护工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打造贫困地区家政和护工服务品牌 ,完善家政和护工就业保障机制 。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实现东西部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全覆盖,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 ,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 ,帮助有在东部地区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三)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

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 ,稳妥推进分散安置并强化跟踪监管,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 ,确保完成剩余390万左右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 ,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按照以岗定搬 、以业定迁原则 ,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贫困搬迁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在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异常恶劣地区,结合行政村规划布局调整 ,鼓励实施整村整组搬迁。今后3年集中力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确保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应搬尽搬,逐步实施同步搬迁。对目前不具备搬迁安置条件的贫困人口 ,优先解决其“两不愁 、三保障”问题,今后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茬推进,通过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和有助于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其他形式搬迁 ,继续稳步推进。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 、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 ,引导搬迁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督促检查,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四)加强生态扶贫

创新生态扶贫机制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 ,到2020年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岗位40万个。加大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探索天然林、集体公益林托管,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建设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队),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 、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和储备林营造 。推进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支持力度 ,将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在确保省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前提下,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严重石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范围,对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生态核心区内的居民实施生态搬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深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造林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 。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的贫困县、贫困村 、贫困户更多受益。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 。

(五)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

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辍学率,稳步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在辍学高发区“一县一策”制定工作方案 ,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 ,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 ,落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加大贫困地区教师特岗计划实施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对口帮扶工作,国培计划 、公费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重点支持贫困地区。鼓励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设立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基金,用于表彰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乡村教师。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 ,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加大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开展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行动。

(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 ,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严格费用管控、确定诊疗方案 、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规范转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 ,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 ,确保每个贫困县建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医院对口帮扶,全国963家三级医院与832个贫困县的1180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为贫困县医院配置远程医疗设施设备 ,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支持地方免费培养农村高职(专科)医学生,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补充到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贫困地区可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直接面向人才市场选拔录用医技人员,选拔录用时优先考虑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紧缺人才。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健康服务。加强对贫困地区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开展专项行动,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开展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 ,实施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治。贫困地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落实签约服务政策,优先为妇幼 、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做好高血压 、糖尿病、结核病 、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 。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倡导优生优育,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力量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宣传教育。

(七)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推广简便易行的危房鉴定程序 ,规范对象认定程序 ,建立危房台账并实施精准管理 ,改造一户、销档一户,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要求 ,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因地制宜推广农房加固改造 ,在危房改造任务较重的省份开展农房加固改造示范 ,结合地方实际推广现代生土农房等改良型传统民居,鼓励通过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落实各级补助资金,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  ,支付给农户的资金要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户。建立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

(八)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

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 、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继续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 ,加快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设施。鼓励各地通过互助养老、设立孝善基金等途径,创新家庭养老方式。加快建立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家庭赡养 、监护照料法定义务,探索建立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 。对地广人稀的贫困地区适度降低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九)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

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 。深入实施“福康工程”等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优先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对16周岁以上有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 ,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 ,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补贴 、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 、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间照料、邻里照护服务。逐步推进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帮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多种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要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

(十)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加强教育引导 ,开展扶志教育活动 ,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 、“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 、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 ,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 。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鼓励各地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推广“星级评比”等做法,引导贫困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坚持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 ,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对高额彩礼 、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 、虚报冒领扶贫资金 、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四、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

(一)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

在贫困地区加快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尽快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以示范县为载体,推进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推进窄路基路面农村公路合理加宽改造和危桥改造。改造建设一批贫困乡村旅游路、产业路 、资源路 ,优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交通设施。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推进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贫困地区项目建设,加快贫困地区普通国省道改造和支线机场 、通用机场、内河航道建设。

(二)大力推进水利扶贫行动

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因地制宜加强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显著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 、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实现灌溉水源、灌排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协调配套 。切实加强贫困地区防洪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继续推进贫困地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建设工程。

(三)大力实施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

实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贫困地区电力普遍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引导电网企业做好贫困地区农村电力建设管理和供电服务,到2020年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至全部县城。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 ,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 、网络公益5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实现90%以上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出资费优惠举措,鼓励企业开发有助精准脱贫的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 。

(四)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开展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因地制宜确定贫困地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重点推进农村治理、卫生厕所改造 。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 ,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

五、加强精准脱贫攻坚行动支撑保障

(一)强化财政投入保障

坚持增加政府扶贫投入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重 ,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支持贫困地区围绕现行脱贫目标 ,尽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规范扶贫领域融资,增强扶贫投入能力 ,疏堵并举防范化解扶贫领域融资风险。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 ,赋予贫困县更充分的资源配置权,确保整合资金围绕脱贫攻坚项目精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全面加强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 ,落实资金使用者的绩效主体责任,明确绩效目标 ,加强执行监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加强扶贫资金项目常态化监管,强化主管部门监管责任 ,确保扶贫资金尤其是到户到人的资金落到实处。

(二)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

加强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合规增加对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和贫困户生产经营的信贷投放 。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发挥好扶贫金融事业部的作用,支持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扶贫信贷投放 ,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完善普惠金融事业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 ,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贫困户可协助其办理贷款展期业务。加强扶贫信贷风险防范 ,支持贫困地区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进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站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方式,逐步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 。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农业险种 ,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保险保障范围,开发物流仓储 、设施农业、“互联网+”等险种 。鼓励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设立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和扶贫公益基金。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公司债券等按规定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

(三)加强土地政策支持

支持贫困地区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挖掘土地优化利用脱贫的潜力。贫困地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条件的 ,按规定及时审查批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 。脱贫攻坚期内,国家每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节余指标,允许在省域内调剂使用。建立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补充和改造耕地项目,优先用于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用于支持脱贫攻坚。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指导和督促贫困地区完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

(四)实施人才和科技扶贫计划

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扩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培养规模 。贫困地区在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 ,从贫困地区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

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科技精准帮扶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各类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扶贫技术团队,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设农业科技园和星创天地等载体,展示和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 ,从农村乡土专家 、种养能手等一线服务人员招聘一批特聘农技员 ,由县级政府聘为贫困村科技扶贫带头人。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建立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关系,实现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

六、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一)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

把人才支持 、市场对接 、劳务协作 、资金支持等作为协作重点  ,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贫困县全覆盖,并向贫困村延伸。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协调 、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建立扶贫协作台账制度,每年对账考核 。优化结对协作关系,实化细化县之间 、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措施 ,推广“闽宁示范村”模式 。突出产业帮扶,鼓励合作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引导企业精准结对帮扶 。突出劳务协作,有组织地开展人岗对接,提高协作规模和质量 。突出人才支援 ,加大力度推进干部双向挂职 、人才双向交流,提高干部人才支持和培训培养精准性 。突出资金支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 ,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精准使用 。将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范围 。

实施好“十三五”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严格落实中央确定的80%以上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的要求,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确保更多资金、项目和工作精力投向贫困人口 。

(二)深入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把定点扶贫县脱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力量,出台具体帮扶措施 。定点扶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强化定点扶贫牵头单位责任。加强对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工作指导 ,督促落实脱贫主体责任。把定点扶贫县作为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的基地 ,通过解剖麻雀,总结定点扶贫县脱贫经验,完善本部门扶贫政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 ,落实艰苦地区挂职干部生活补助政策。

(三)扎实做好军队帮扶工作

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驻地部队要积极承担帮扶任务,参与扶贫行动 ,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接续做好“八一爱民学校”援建工作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助学活动。组织军队系统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深入贫困村送医送药、巡诊治病。帮助革命老区加强红色资源开发 ,培育壮大红色旅游产业 ,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帮助培育退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扶贫

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 ,通过发展产业、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 、公益扶贫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 。持续开展“光彩行”活动 ,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 ,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地区需求信息对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与社会帮扶有效对接。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使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 ,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融入大市场。实施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 、“服务机构牵手计划” 、“教育对口扶贫计划”,为贫困人口提供生计发展 、能力提升、心理支持等专业服务 。加强对社会组织扶贫的引导和管理 ,优化环境 、整合力量 、创新方式,提高扶贫效能。落实社会扶贫资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

(五)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系列行动计划 ,支持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推进扶贫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扶贫志愿服务人员库,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组建常态化、专业化服务团队。制定落实扶贫志愿服务支持政策 。

七、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

(一)强化扶贫信息的精准和共享

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工作,提高精准识别质量 ,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 。剔除不合条件的人口 ,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确保应扶尽扶。抓紧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端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 、社会保险、住房 、银行、农村低保 、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 。完善贫困人口统计监测体系  ,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和农村贫困统计监测数据衔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 、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强化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共享使用 ,拓展扶贫数据系统服务功能,为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等提供可靠手段和支撑 。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对脱贫户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构建扶贫开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开展建档立卡专项评估检查。

(二)健全贫困退出机制

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规范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组织实施工作 。指导地方修订完善扶贫工作考核评估指标和贫困县验收指标,对超出“两不愁 、三保障”标准的指标,予以剔除或不作为硬性指标,取消行业部门与扶贫无关的搭车任务。改进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检查方案,并对退出贫困县的质量负责 。中央结合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对贫困县退出进行抽查。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保持稳定,贫困县、贫困村 、贫困户退出后,相关政策保持一段时间。

(三)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2020年至2021年年初对脱贫摘帽县进行一次普查 ,全面了解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情况。普查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 、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八、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一)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

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中央统筹,重在做好顶层设计 ,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负总责 ,重在把党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督导,促进工作落实;市县抓落实,重在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落实台账,压实脱贫责任 ,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省(自治区 、直辖市)党委书记遍访贫困县,市(地、州、盟)党委书记遍访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县(市 、区、旗)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 。以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带头转变作风,接地气、查实情 ,了解贫困群体实际需求 ,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突出矛盾 ,解决突出问题。

(二)压实中央部门扶贫责任

党中央 、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实化细化三年行动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分解落实各地区脱贫目标任务 ,实化细化脱贫具体举措,分解到年 、落实到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向中央报告本部门本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脱贫攻坚期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以及部门扶贫干部、定点扶贫干部要按政策规定保持稳定,不能胜任的要及时调整。

(三)完善脱贫攻坚考核监督评估机制

进一步完善扶贫考核评估工作,充分体现省负总责原则,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改进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方式 ,缩小范围,简化程序 ,精简内容,重点评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提高考核评估质量和水平 。改进省市两级对县及县以下扶贫工作考核,原则上每年对县的考核不超过2次,加强对县委书记的工作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未经省里批准,市级以下不得开展第三方评估 。改进约谈省级领导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约谈,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约谈。完善监督机制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 、政协、民主党派监督作用。

(四)建强贫困村党组织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全面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防止封建家族势力 、地方黑恶势力 、违法违规宗教活动侵蚀基层政权,干扰破坏村务。大力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  ,以县为单位组织摸排,逐村分析研判,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 、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 、本村致富能手中选配,本村没有合适人员的,从县乡机关公职人员中派任。建立健全回引本土大学生 、高校培养培训、县乡统筹招聘机制 ,为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加大在贫困村青年农民、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脱贫致富项目,完善贫困村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全面落实贫困村“两委”联席会议 、“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工作制度 。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加强考核和工作指导,对不适应的及时召回调整 。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责任捆绑要求,加大保障支持力度 。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内容。对不够重视贫困村党组织建设 、措施不力的地方,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后果严重的要问责追责。

(五)培养锻炼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

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 ,确需调整的,必须符合中央规定,对于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撤换 ,对于弄虚作假的要坚决问责 。实施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培训,落实分级培训责任,保证贫困地区主要负责同志和扶贫系统干部轮训一遍。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是通过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 ,提升研究攻坚问题 、解决攻坚难题能力 。对基层干部,重点是通过采取案例教学 、现场教学等实战培训方法,提高实战能力,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本领 。加大对贫困村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 ,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 ,着重提高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强对扶贫挂职干部跟踪管理和具体指导 ,采取“挂包结合”等方式  ,落实保障支持措施 ,激励干部人在心在、履职尽责。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 ,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如期完成任务且表现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应予以重用,对在脱贫攻坚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基层干部注重提拔使用。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乡干部要落实好津补贴 、周转房等政策 ,改善工作条件。对在脱贫攻坚中因公牺牲的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家属及时给予抚恤 ,长期帮扶慰问 。全面落实贫困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 。

(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推出一批脱贫攻坚重点新闻报道 。积极利用网站、微博 、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推出一批反映扶贫脱贫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 ,加大扶贫题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继续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和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评选表彰,选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按程序设立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创新 。每年组织报告团,分区域巡回宣讲脱贫先进典型 。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反映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加强减贫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受援国建好国际扶贫示范村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适时对脱贫攻坚精神进行总结 。

(七)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 、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 ,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注重发现并解决问题,力戒“走过场”。注重工作实效 ,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村级填表报数 ,精简会议文件,让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办实事上 。严格扶贫资金审计 ,加强扶贫事务公开 。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依纪依法坚决查处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问题,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重点 。中央巡视机构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加强警示教育工作,集中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 。

(八)做好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工作

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 ,防止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导致失败造成损失 ,各地要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应对措施 。防范扶贫小额贷款还贷风险,纠正户贷企用 、违规用款等问题 。防范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防止地方政府以脱贫攻坚名义盲目举债,防止金融机构借支持脱贫攻坚名义违法违规提供融资 ,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九)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抓紧研究制定2020年后减贫战略。研究推进扶贫开发立法。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