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莱茵河流域治理经验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8-16  浏览次数:186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朱永杰

莱茵河治理用智慧为河流治理创造了经典 ,用清洁的河水继续滋养欧洲大地 ,并告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

——朱永杰

主讲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永杰

当工业革命席卷全欧洲的时候 ,莱茵河沿岸工厂林立 ,城镇鳞次栉比,工厂和城市把所有的废物都倒进河里 ,曾经美丽的莱茵河变成了欧洲下水道。为了拯救莱茵河,沿岸各国行动起来,联合治理莱茵河。欧洲对于莱茵河治理的努力是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一次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实践,既有丰富的治理 、水保护与修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又创造出流域相关国家通力合作开展环境治理的体制与方式,为世界河流治理提供了各方面的经验 ,为国际社会建立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树立了典范。


莱茵河口艾默里奇

1  至关重要的莱茵河

莱茵河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融雪和冰川,始于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格劳宾登,流经列支登士敦 、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5个国家 ,到达荷兰的鹿特丹,进入北海。跨越总长度约1232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 。

历史上的莱茵河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海口,沿途河道周围有众多湖泊和湿地 ,有驯鹿迁徙经过,河里的水族种类繁多 ,最著名的是来自北海的鲑鱼 ,这些鱼要到莱茵河上游产卵,繁育后代。

莱茵河是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常年自由航行里程超过700公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 。

自从欧洲快速进入工业社会,莱茵河的水质迅速变坏,环境恶化最严重的是靠近德荷边界的鲁尔工业区 ,莱茵河遭受严重污染 。研究资料表明,河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 ,大量开垦河流湿地 、修筑大坝、河道裁弯取直 ,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 ,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

在1890年到1950年这60年的时间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改变了河流水质 ,大量采挖河道沙石,改变了河床基底,再加上气候等综合因素作用,导致水生物种急剧减少,有27个物种消失。1942年 ,在莱茵河捕到最后一条鲟鱼以后,这种鱼就再也没有被捕获过。19世纪80年代末 ,仅在德国和荷兰每年就能抓获25万尾鲑鱼,到1950年,鲑鱼在莱茵河已经绝迹。

杜塞尔多夫莱茵河

2  生态死亡的莱茵河

莱茵河为沿岸2000万人提供饮用水,保护水质一直为沿河国家,特别是下游国家所关注。莱茵河流域的沿岸平原区农业较发达 。由于在18-19世纪 ,森林过量砍伐导致两岸大片土壤侵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森林被战火大面积破坏 ,缺乏森林保护的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劣 ,还引发了数次洪水 。

上世纪70年代早期 ,经过检测,莱茵河汞含量严重超标 ,被宣布为“生态死亡河流”。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以及森林生态环境问题,1963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成立。由于该委员会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初,莱茵河流域的污染排放减少,生物群落有了轻微的恢复 。

然而,1986年11月1日 ,瑞士巴塞尔一座仓库发生火灾。该仓库保存了30吨有毒化学物品,包括杀虫剂 、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剧毒化学物质,有20吨化学物质被冲到莱茵河里。

同年 ,惨剧再次发生 ,莱茵河上游储藏了1350吨剧毒化合物的山度士公司仓库着火 。消防队迅速做出反应 ,在大约5个小时内扑灭了大火,用了几十万吨水来稀释剧毒物质 ,导致大量二硝基甲酚、丙硫磷和硫磷等剧毒化学物质被排放到河里,结果是,在几周内,方圆400公里内的鸟全部被杀死 ,河里的大部分鱼类也死了 。肇事公司董事长被抗议者连同河里的死鱼一起扔进被污染的河里 。

2006年治理后的莱茵河巴塞尔河面

3  莱茵河行动计划

这样的环境污染灾难是致命的,周边区域的公众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敦促流域相关国家的政府采取行动,治理污染和恢复河流及流域的生态环境。1986年,各国协商制定《莱茵河行动计划》,按照这个行动方案 ,全流域制定工业安全法规 ,开始从海岸线到河源全程治理污染,保护莱茵河的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1987年5月各参与国签署了《莱茵河行动计划 :让鲑鱼回到莱茵河》。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00年,河流的污染程度减少到1985年一半的水平,生态恢复的标准是鲑鱼要回到莱茵河 ,在河流的上游要能够捕到从大海洄游的鲑鱼。鲑鱼是一种要在河流上游产卵 ,到海洋中生活的水生洄游物种,这种鱼对于水质和生态环境十分挑剔 ,是河流生态系统质量的指示性物种 。只有在上游的河源部分能够钓到鲑鱼,才能说明 ,全流域的河流污染治理成果是真实的 。1993年和1995年,莱茵河发生洪灾 ,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将防治洪水纳入工作议程。

莱茵河治理的关键是提高水质,最初采用了河流污染治理与河流工程治理措施结合起来的技术方式 ,通过统一规划,污染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可能的污染排放,治理污染具体措施包括对可能造成污染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各种化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减少污染源 ,集中修建厂,实行零排放等。为了监测水质,制订了50个先进性水质指标作为监测和评价标准。因为已经有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的前期工作,所以能够为莱茵河治理提供大量基础性信息资料 。

为了防止违法排放污水,在莱茵河建立了河流水质监测站网络 。莱茵河从瑞士至北海之间有9个国际水质监测站,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对河水进行监控 。每个监测站都有早期水质预警系统,通过连续生物监测和在线化学监测,对短期和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预警 。

在采取防止排污技术措施的同时,流域各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制定规划和具体技术措施,目的是提高莱茵河流域支流滞水能力。这些工程措施有 :沿河建立技术性滞水设施 ,降低水流带来的水土流失 ,减少入河泥沙;在挖沙、采石河段复原河道,保证河水自然流动;根据城镇建设与河流生态治理的要求重新规划部分河流的流动路线与河堤的位置,减少洪水可能造成的威胁;在上游水流比较湍急的支流加固易损河岸,用坚固的石头材料加固海岸线。

为了防止农业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水土流失,提倡有利于生态修复的各种项目,如近自然林业、生态农业等;在城镇采用雨水渗透工程,加强雨水的地下渗透等。

经过14年的治理,莱茵河里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减少了50%,其他形式的水污染也减少了80%到100%。后来因为大量人工造林  ,经营近自然森林 ,森林有所恢复,今天 ,莱茵河流域约1/3被森林覆盖 。

1989年,在整个莱茵河流域 ,6只鲑鱼被捕获。1992年 ,在整个流域内捕获了18条沙拉鲑鱼 ,此后发现已经有鲑鱼在上游湿地产卵,过程被记录下来。1994年,斯厄格里河的自然产卵地发现了新孵化的卵黄囊。到2000年,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宣布,鲑鱼回到莱茵河 ,比原计划提前3年。

紧接着,被称为《莱茵河2020》的莱茵河治理第二期计划于2001年生效,这个计划包括3个目标 :鲑鱼在莱茵河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 ,达到种群自然繁衍的水平;水质持续改善,各种重金属与有毒物质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莱茵河水成为可饮用水;莱茵河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达到饮用水水平 。

莱茵河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要进行整体决策和规划,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工程设计,还需要用数据说服沿岸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行动 ,这就需要大量本底和实际变化数据信息 。在欧洲,对于重要河流本底调查和生态与研究早在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 ,这样的工作为莱茵河治理积累了大量相关技术指标数据,特别是比较完整的时间序列信息,为治理和修复打下了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 。

位于中莱茵河谷的罗蕾莱

4  莱茵河治理的管理与组织

欧洲对于莱茵河的治理首先在参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充分协商基础上,达成共识 ,通力合作,开展环境治理 。在此基础上,设立权威执行机构,执行顶层设计的决策。设立专门工作组 ,专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处理实际问题。还要将决策和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 ,实行全流域、利益相关者全员参与。这样的管理也为国际社会建立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树立了榜样 ,在以后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进行环境治理,特别是跨国、跨区域污染治理与生态系统管理的时候 ,都采用了类似机制。

1963年就成立的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 ,用来应对日益严重的河流污染 、水质恶化。但由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 ,最初合作得并不愉快,收效甚微。面对1985年的严重污染事件 ,沿岸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协商同意 ,赋予该委员会更大的权力。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由全会、秘书处以及技术机构组成,由各国部长级会议行使最高权力 ,从而可以产生有政治约束力的决议 。该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组 ,分别负责技术、水质监测、技术分析 ,为恢复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监控污染源等工作服务。

各国政府的代表分成不同主题的工作小组 ,每年都会举行约70次正式会议,探讨莱茵河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而各种非正式的讨论和交流则基本上每天都在进行 。通过这样的协商机制为解决问题的学习机制打下了基础,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可持续性解决复杂问题的效果。

在基本协商制度的基础上 ,参与合作的各国在莱茵河沿岸,根据实际设立地方管理和流域生态康复项目,项目由各国的自然资源管理机构负责 ,并在各种国际利益集团,主要是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承诺和努力下实施。

在莱茵河治理过程中 ,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相关规划、标准、管理措施约束下,企业开展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从产品创新 、运营管理、人员培训与企业文化教育各个方面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配合政府与社会的“莱茵河治理行动计划”活动。同时,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作为专家和技术咨询者积极参与了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 ,为行动计划的进行提供了专业技术保障。同时 ,相关国家在欧盟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了广泛的信息网络 。

5  莱茵河治理的启示

莱茵河的生态修复工作已经成功地改善了水质 ,使生物群落能够有所恢复,趋势向好 。生态监测的结果显示,自然浮游植物群落、昆虫群落以及淹没的大型植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相对生长速率在增加。

但数十年的长期污染已经彻底影响了莱茵河流域的土壤 、河道以及周边湿地与下游的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现在的莱茵河治理还远没有达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水平。要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生物多样性减少状况的逆转 ,至少还需要25-100年的时间 ,或者更长 ,而且对于是否能够实现这个结果,没有人敢打包票 。

原标题:世界典范:拯救莱茵河

免责声明 :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